核心定位: 板书是试讲内容的“视觉骨架”,是考官评判你教学基本功的重要依据。一个优秀的板书,能让你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。
板书设计“四性”原则:
计划性(逻辑清晰):
备课的10分钟里,必须把板书布局作为重要一环进行设计。
想清楚:这节课的标题是什么?有几个核心知识点?知识点之间是什么逻辑关系(并列、递进、因果)?用什么方式来呈现(提纲式、图表式、思维导图式)?
直观性(重点突出):
板书内容不是讲课内容的全部复制,而是高度凝练的精华。
利用不同颜色的粉笔(如白色主书,红色标重点,蓝色写关键词)来区分内容,突出重点,化解难点。
善用符号和图形,如箭头(→)表示流程或因果关系,大括号({)表示总结,圆圈(○)圈出核心概念。
示范性(书写规范):
字迹工整: 不要求成为书法家,但必须一笔一画,清晰可辨。这是教师职业的基本素养。
布局合理: 主板书(核心内容)位于黑板中间,副板书(临时推导、学生回答、生字词)位于两侧。分区明确,条理清楚。
无错别字: 这是硬伤,务必避免。
互动性(引导学生):
板书不是教师的“独角戏”。可以在板书上预留“空白”,在讲课过程中邀请“学生”来填写。
例如,在概念旁边画一个“?”,引导思考;或者写出公式的一部分,让学生补充完整。这能有效体现“学生主体”的教学理念。
实战案例(以语文《背影》为例):
标题: 背影
左侧(情节脉络): 惦记背影 -> 描绘背影 -> 惜别背影 -> 再现背影
中间(情感核心): 父爱如山 -> (箭头指向)感激、怀念、愧疚
右侧(写作手法): 细节描写、白描手法、四次“背影”
(用红色粉笔圈出“爬月台”的动词,突出细节)
一个精心设计的板书,本身就是一堂微型的、无声的精彩课程。
普通会员